大唐四川發電有限公司集控中心基于智能網格的電站氣象災害預警及發電能力預測研究項目主要工作內容如下:\r\n(1)建設水風光資源大數據中心。匯集各類氣象數據、水風光電站特性等多源數據,建設水風光資源大數據中心,對多源數據進行二次處理和多元化展示。\r\n(2)建立氣象災害靶向預警模型。結合大唐四川發電有限公司各電站實際情況,精準識別各類氣象災害因子,建立多類型氣象災害靶向預警模型,實現氣象災害定點、定向、快速、自動預警。\r\n(3)氣象-水文耦合預報模型研究。在水文學、水力學預報模型的基礎上,耦合數值天氣預報進行水文預報,建立多流域氣象-水文耦合模型,研發水文氣象數值預報模式,提高預報模型的計算效率和準確性。\r\n(4)水風光發電能力預測模型研究。基于水文預報成果,結合各水電站水庫調度規程,建立發電能力預測模型,對各水電站進行短、中、長期發電能力動態預測;基于歷史氣象數據和風光電站運行數據,建立風光電站發電能力預測模型,對各風光電站進行短、中、長期發電能力預測。\r\n(5)水光互補調度策略研究。對目前在役水光項目的工程特性和資源特性以及相應的調度規程進行研究,結合對各流域地形因素及氣候特點進行互補特性分析,建立水光互補調度模型。\r\n(6)經濟運行評價體系研究。篩選水、風、光伏電站經濟運行評價指標,篩選關鍵影響因素及評價因子,分別構建水電站、風電場、光伏電站經濟運行評價指標體系及水光互補評價體系。\r\n(7)建立水風光電站氣象災害預警及智慧調度平臺。對水風光資源大數據中心所接入數據進行可視化展示,借助圖表、地圖、視頻、動畫等各類表現手法,直觀展示水情氣象數據。將氣象災害靶向預警模型、氣象-水文耦合模型、水風光發電能力預測模型、水光互補優化調度策略、經濟運行評價體系等研究成果部署到水風光電站氣象災害預警及智慧調度平臺中,并將重要信息集成展示于大唐四川集控中心生產信息平臺中進行展示。
大唐四川發電有限公司
中水物資集團成都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學道街81號中電大廈
" 編輯:cdt-ec